隨著歷史更迭,有不少古董文物大量散落在民間,瀋陽故宮博物院就收藏了一塊看起來不起眼的藏品,乍看像是廢鐵,但其實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的軍事警報器,過去專家苦尋數十年,沒想到卻被掛在小學門口當作上課鈴使用。

根據《網易》報導,瀋陽故宮博物院典藏的清宮兵器類型眾多,包括清代帝王御用的弓箭、馬鞍、馬鞭、甲冑等,然而展品中有一件鐵鑄雲板看似不起眼,卻是鎮館寶物之一,廣泛用於軍事方面,和古代的狼煙作用類似,每當有外敵入侵,會有專門的士兵負責敲響這塊鐵片,屆時會發出巨大響聲,具有示警作用,也可用於宮廷的內部傳訊。

事實上,鐵片作為「警報器」在宋太祖趙匡胤時期就有了,不過到了努爾哈赤的時候,鐵片是用生鐵做成的,不僅聲音更響,也傳得更廣。然而因為生鐵容易鏽蝕,所以歷史上保存下來的極少,尤其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的雲板,始終停留在史書上,多位考古專家尋覓多年始終毫無音訊。

直到1995年,瀋陽故宮一位工作人員下鄉,在遼寧海城農村偶然聽到一陣清脆悠揚的聲音,打聽後才知道聲音來自附近的小學,是學生們上下課的鈴聲。由於聲音不像古鐘渾厚,也不同於電鈴聲響亮,所以工作人員決定前往一探究竟。

只見這塊鐵板兩邊向上卷起,猶如雲朵造型,鐵板上的紋路考究,正中還刻了文字,鑄有「大金天命癸亥年鑄牛莊城」的字樣。事後經鑑定,證明了這塊鐵片正是考古團隊苦尋30多年的努爾哈赤時期所鑄造的雲板之一,當時努爾哈赤進入遼東後意識到雲板在戰爭中的重要性,於是在重修牛庄城後,便在此鑄造了一批金屬雲板,如今這塊金屬雲板被收藏在瀋陽故宮博物院,並被評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努爾哈赤 #雲板 #鐵片 #上課鈴 #警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