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浙江一名女子的媽媽買了幾條白姑魚回家料理,未料到了半夜,晚餐沒吃完的魚竟在餐桌上發出詭異的綠色螢光,她觸碰以後,連手也染上了螢光,讓女子嚇得睡不著覺。水產專家指出,很可能是料理沒有注意保存,導致感染了發光細菌,雖然無害,但不建議再食用。
綜合陸媒報導,浙江寧波一名女網友透露,媽媽在奉化的一處碼頭買了幾條白姑魚,拿回家後做成紅燒魚食用,未料到了半夜,餐桌上沒吃完的白姑魚竟在黑暗中發出詭異的綠色螢光,甚至用手觸碰以後,手上也會沾染上螢光,讓女子嚇得驚呼,「這還能吃嗎?誰能科學地解釋一下,要睡不著了!」
女子表示,後來他們將這條「螢光綠魚」拿去餵給野貓,但是家裡還剩下幾條白姑魚,都是當初在碼頭一起購買的,女子的媽媽覺得這個現象十分有趣,表示要再試著做紅燒魚,看看會不會再發出螢光。影片一出立刻掀起熱議,網友推測白姑魚可能本身就感染了發光細菌,或是放在冰箱後沒有注意保存,感染了其他生肉上的發光細菌。
水產部落客「閃光鱵羅騰達」受訪指出,發螢光的現象和魚的種類沒有關係,且在高溫之下,發光細菌無法生存,所以應該是料理做好後沒有注意保存,導致感染了發光細菌,這種細菌雖然無害,但不建議再食用。女子也說,因為冰箱已經放不下了,所以沒吃完的魚並未放入冰箱保存,也可能是筷子或家裡小朋友摸來摸去,才會讓魚感染發光細菌。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