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王墓是西漢時期南越國第二代君主趙眜(ㄇㄛˋ)的陵墓,於1980年代被發掘,是大陸嶺南地區已發現的陵墓中,規模最大、陪葬品最多且墓主人身分最高的陵墓。除此之外,從出土的文物中可以發現,南越王還是一名「吃貨」,除了殉葬了7名廚工,還在陵墓中安排了一間「廚房」,不但用具齊全,食材也非常澎湃,水裡游、陸上跑、天空飛的動物都有。

根據大陸央視節目《中國國寶大會》介紹,南越王墓室中有一個專門放置廚具和食材的空間,從中出土的越式青銅鼎中有牛肉、羊肉烹煮的料理,青銅鍪(ㄇㄡˊ)裡則放有各式各樣的水產,比如貝殼等。在整個南越王墓中,陪葬的食物有70%為水產,20%為飛禽,剩下的10%則是牛、羊、雞等一般常見肉類。

除此之外,現今製作廣東料理的器具,在南越王墓中也能找到一部分原型,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指出,墓中出土的廚具包含銅薑礤(ㄘㄚˇ),是一種能把薑磨成絲狀的工具,以及銅烤爐等物,烤爐的爐壁上鑄有2對小豬,豬嘴朝天,造型類似於烤乳豬,推測當時南越國已經開始流行吃烤乳豬。

河南博物院院長馬蕭林提到,南越王墓中還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廚房用具「銅掛勾」,這個東西在廣東又被稱作「氣死螞蟻」,因為掛勾的上方裝有一個杯狀容器,在裡面裝一點水,下面再掛上臘肉,螞蟻想偷吃也吃不到,硬要爬下去的話只會掉進水裡。

#南越王 #陵墓 #廚房 #考古 #南越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