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京鼓樓區伍佰村2019年進行考古探勘,發現底下竟有5座墓室,判定為家族墓,起初以為是東晉「晉穆帝」的陵墓,挖掘陸續發現軍樂隊陶俑,屬於三國時期陪葬品,之後還找到陰間地契「買地券」,得知墓主人是三國東吳名將「丁奉」及其夫人。

根據大陸節目《奥秘2023》介紹,南京鼓樓區伍佰村進行考古探勘時,發現地底疑有古墓,由於《晉書》記載「五月丁巳,帝崩於顯陽殿,時年十九。葬永平陵,廟號孝宗。」專家起初以為是東晉第五代皇帝「晉穆帝司馬聃(音同單)」的帝陵。

專家挖掘後發現,其中一座小型土坑墓年代為清朝,與其他4座大墓無關,但標示M2、M3的墓室早已被盜墓者盜光,不過M3墓室的前室、後室、側室保存完整,屬於四邊券進式穹窿頂的墓室,還出土大多出現於三國的紅陶「魂瓶」,上面有吹奏樂器的人物及飛鳥,與孫吳西晉時期的南方思想有關,從墓磚及結構斷定為三國東吳時期高級墓葬。

M3墓室還出土16件騎馬陶俑,有的手持一面鼓,有的是拿著排簫,是三國時期的騎馬樂隊,此為古代皇帝對皇親國戚或有功大臣的賞賜,之後還發現一塊墓磚「買地券」,買方是安豐離妃,售方則是天地與土伯,契約時間是太元元年,也就是三國時期的公元251年。

大陸南京市考古研究院館員周夢圓提到,買地券最早出現於東漢中期,帶有濃厚的道教色彩,是一種人和神靈之間的契約,代表墓主人對這塊墓地的擁有權。陸續還發現4塊買地券,記載墓主人是三國時期的東吳名將「丁奉」,生前他有勇有謀,屢立功績,經歷過東吳4任君主,由此可知該墓室為丁奉與妻子的夫妻合葬墓。

#三國 #東吳 #武將 #丁奉 #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