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南加州大學一名社會工作學教授與非營利組織合作,對洛杉磯與舊金山灣區的103名街友進行實驗,每月發給每人750美元現金(約新台幣2.3萬),半年後發現街友大多將錢花於吃住,而不是酒精、香菸或毒品,不僅有效改善受試者的處境,也打破社會對他們的刻板印象。
根據《今日美國》報導,南加州大學「Suzanne Dworak-Peck」社工學院教授亨伍德(S Ben Henwood)先前與非營利組織「奇蹟訊息」(Miracle Messages)合作,進行為期1年的社會實驗,在洛杉磯與舊金山灣區隨機挑選103名街友,受試者中70%無家可歸、但暫時能待在收容機構,30%則是完全流落街頭,實驗是每月發給每人750美元現金(約新台幣2.3萬)。
近日發布6個月的實驗結果,發現36.6%街友將錢用於購買食物,19.5%的人則是拿來解決住宿問題、11%至12%用於服裝和交通、6.2%醫療保健,另外有13%是未歸類支出,受試者僅花約2%在酒類、香菸或毒品上。亨伍德提到,「這筆現金使街友變得聰明,他們把錢花在刀口上,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
一名街友向研究人員透露,他把錢用於支付帳單和急需解決的修車問題,還有人表示大多用於採買食物,經過半年追蹤,露宿街頭人數已明顯降至12%。亨伍德指出,流落街頭的原因有很多種,直接給現金確實有幫助,由於一部分街友有罹患精神疾病或藥物濫用的問題,所以常讓人覺得給了錢不會被妥善利用,可能被拿去買毒品等,但從實驗數據顯示,這其實並非大問題。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