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貴州省鎮寧縣蒙正村山坡上築有上萬活人墓,當地老一輩村民提到,三國時期先祖曾被蜀國皇帝劉禪流放到陝西,由於路途遙遠,老人與小孩根本吃不消,便在當地修建墳墓並備有食物,提前將人放進墳墓等死,恐怖習俗到大陸解放後消失。
根據大陸節目《經典傳奇》介紹,貴州鎮寧蒙正村山坡出現用石塊搭建的活人墓,數量至少1萬個,墓室內部設有放食物的高台,側邊還有通氣孔,人被埋進去吃完食物後就在裡面等死,貴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田玉隆提到,老人快嚥氣時,家屬就會準備一些酒菜,招待親朋好友,隨後修建一座墓,將人埋進去。
蒙正村屬於苗族人山寨,活人墓習俗早在三國就出現,他們的先祖在漢朝時是西南一帶的「夜郎國」,當時國王出兵想攻占漢朝,反被打跑並流放到貴州鎮寧,三國時期他們逐漸強大,首領孟獲再次起兵,聯合周邊少數民族攻打蜀國,被打敗後他承諾永不造反,未料孟獲死後,族人又動起歪心思。
蜀國皇帝劉禪勃然大怒,下令將他們流放到陝西,但貴州至陝西距離遙遠,路途中老人與小孩恐怕難以存活,出現屍骨難存的狀況,不如提前死在家鄉,於是在當地修建墓地,墓裡放有食物並設通氣孔,留下孩童與體弱的老人,將人放進墓中自生自滅。
有些孩童熬到蜀兵撤離,由於墓室內有食物和通氣孔,所以並未喪命,之後爬出活人墓,繼續在當地繁衍後代,日後這項習俗也被保留下來,不過當地村民提到,他們並非很冷血,埋入老人前都會確定是否難以救活,待大陸解放後,這個習俗也跟著消失。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