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了?大陸南京考古團隊在明代南京城牆的城磚中,發現2塊由「劉德華」經手燒製的城磚,南京城牆博物館指出,這並不是惡搞,而是在600年前真的有一名叫做劉德華的造磚工匠,他的名字被刻在城磚上,體現了當時的責任與追究制度。

綜合陸媒報導,大陸南京城牆博物館收藏許多來自600年前的明代南京城磚,每塊磚上不但刻有產地,製作年代、製作人等資訊,紀錄當年的責任管理和追究制度,而在成千上萬留名的造磚工匠中,竟有一名工匠和香港天王劉德華意外撞名,成為眾多遊客關注的焦點。

南京城牆博物館介紹,過去南京曾發現帶有「劉德華」字樣的銘文磚,產地在明代的瑞州府上高縣(今江西省上高縣),那塊城磚的銘文上出現2次劉德華的名字,「甲首劉德華」、「造磚人夫劉德華」,而且「劉」字與現在的簡體字相同,說明當時簡寫的「劉」字已在民間流傳。

2019年發現的「劉德華」撞名磚,同樣來自瑞州府上高縣,工匠劉德華的職稱仍是「甲首」,只有造磚人夫變成了「姚苟牙」,而劉德華的「劉」字則變成了繁體字。

在明代的造磚系統中,「甲首」是燒製成磚過程中的基層管理者,「造磚人夫」則是參與燒製城磚的普通百姓,考古人員排除同名同姓的可能性,推測2塊城磚的甲首和造磚人夫劉德華皆為同一人,很可能是因為當地的燒磚人手不足,所以這位生活在明代的劉德華,不但要負責基層管理,還得「兼職」造磚這種辛苦的體力活。

#劉德華 #城磚 #造磚 #工匠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