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和親一直是維持外交的重要手段之一,透過皇室公主遠嫁他國,換取邊疆和平,避免戰事上接連不斷的消耗。然而過去和親女子雖然美其名是公主,真實身分並非如此,唯獨清朝派的全是貨真價實的公主,難道清朝皇帝不心疼女兒遠嫁嗎?事實上背後有兩大現實考量。
根據《網易》報導,和親史上最有名的文成公主和王昭君,前者是宗室女,後者是宮女,其餘朝代也幾乎都是假公主居多。直到後金乃至清朝,這種以假亂真的現象才被嚴令禁止,和親人選都是帝王之女。
之所以會有如此落差,背後有兩大原因,首先是清朝公主和親的對象並非西藏、新疆等異族,而是與滿族交好的蒙古貴族,當初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入侵中原的時候,蒙古各部落作為他的左膀右臂,立下不少汗馬功勞。
當大清政權趨於穩定,清朝皇帝為了能更好的控制蒙古部落、增強軍事力量,決定採用滿蒙聯姻的方式,迎娶蒙古貴族女子進宮,並將大清公主嫁給蒙古王爺,因此若是派假公主和親,勢必影響兩族之間的情誼。
其次是蒙古王爺在北京都有置產,基本上依附於朝廷,偶爾才回老家,所以公主並不算遠嫁,還能讓這些蒙古王爺死心塌地為朝廷辦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