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裝劇中經常可以看到古人跪坐的場景,但古人長時間跪坐腿不會麻嗎?大陸歷史教授指出,古人為了解決跪坐腿麻、膝蓋痛的問題,發明了坐具「支踵」,是一種夾在2條小腿之間,隱藏在臀部之下的小凳子,從外觀上看並不影響坐姿,同時也能減輕雙腿和膝蓋的壓力。
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古人長時間維持跪坐的姿勢肯定會很累,於是發明了「支踵」以解決問題,也就是在臀部下方放置一個隱蔽的小凳子,由於古人幾乎都穿著長袍,所以支踵會被藏在衣服底下,從外觀看上去並不影響跪坐的姿勢,但膝蓋和腿部都會輕鬆很多。
根據陸媒報導,從1970年代開始,大陸各地的漢代墓葬中,大量出土了外形類似,大小相近的「T型木器」,當時並不清楚這個東西的用途,因此曾有小几、木兀、不知名器等多種稱呼,後來隨著研究深入,專家根據漢墓出土的遣冊,才確定這個木器的原名叫坐「支踵」。
于賡哲還提到,現在收藏於陝西考古博物館的「漢代歌舞俑」,女舞者的臀部下方也有類似用品,不過不是木製的支踵,而是軟囊,同樣隱藏在臀部下方,且外觀不改變跪坐坐姿,然而這種軟囊很難在考古中發現實物,因為是針織品,長時間埋在地底下很容易腐爛、分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