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文物保護專家1955年被派到遼寧各地搜查文物,發現一座小學有一塊廢棄鐵板,每到上下課時間,學校就會派人敲擊鐵板充當鐘聲,專家仔細查看這塊鐵板,發現上面不但鑄有紋飾還有銘文,才驚覺這竟是來自後金時期的珍貴文物「大金天命雲板」,隨即買來一個新的鐘和學校交換。
根據《東北新聞網》報導,為了豐富遼寧瀋陽故宮展出的文物,相關部門在1955年派文物保護專家在遼寧省各地搜查、徵集文物,當時幾名專家到海城農村,偶然聽到一陣清脆悠揚的敲擊聲,詢問當地村民後,得知聲音來源是當地一所小學,是學生們上下課的鐘聲,於是一行人前往學校,看見屋簷下有一塊鐵板。
這塊鐵板的兩側向上捲起,呈現類似雲朵的造型,鐵板上還有精美的紋飾,正中間鑄有銘文,專家看到後心裡一驚,急忙請校長幫忙把鐵板取下,仔細觀察研究後,辨認出銘文內容為「大金天命癸亥年鑄牛莊城」,「大金天命」是女真族努爾哈赤創建後金政權的年號,而「癸亥年」則是大金天命八年(西元1623年),證實這塊鐵板具有300多年歷史,因此專家與校長協商,買了一個新的鐘取代鐵板。
報導指出,「雲板」是一種敲擊樂器,也稱鐘板、響板、鐵板等,在唐代以前已經被人使用,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館長李理表示,雲板在古代皇家宮廷或官署衙門內使用,通常作為報時或報事的信號,也能作為聚集的號令;明代末年,長城加強了防衛,雲板被普遍應用在墩台之上,和銅鑼、銅海螺一樣,是快捷的傳事報警工具,後金時期被廣泛應用在戰爭之中。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