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萬曆皇帝的陵墓「定陵」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在陵墓前矗立著一塊沒有任何碑文的「無字碑」,大陸北京故宮導遊房博指出,這塊無字碑的真實身分其實是用來書寫皇帝事蹟的「神功聖德碑」,但因為原本負責的兒子泰昌帝,只上位一個月就過世,根本來不及替萬曆帝撰文。
房博指出,明朝萬曆帝(明神宗朱翊鈞)的定陵入口前立了一塊無字碑,事實上它是「神功聖德碑」,用來紀錄皇帝一生的言行和偉大事蹟,然而萬曆帝的碑上卻一個字都沒有,民間流傳著2種說法,一派人認為可能是萬曆帝生前功績太大,一塊石碑也寫不完,所以乾脆就不寫了;另一派人則認為是在模仿唐朝女帝武則天,當年武則天去世後,也在陵墓前立了一塊無字碑,背後隱含著「功過自有後人評」的意思。
不過房博表示,上述兩種說法都不正確,定陵的無字碑其實和明太祖朱元璋立下的規矩有關,朱元璋登上皇位後,制定了皇明祖訓,要求每一位明朝的皇帝去世後,都要設立一塊「神功聖德碑」,碑上的內容則由皇帝的兒子來書寫,千萬不能讓大臣代筆,因為大臣在撰文時,難免會有拍馬屁、言過其實的問題。
不過萬曆帝的兒子泰昌帝(明光宗朱常洛)比較倒楣,上位才短短一個月就駕崩,因此又被稱為「一月天子」,泰昌帝還來不及替父親書寫「神功聖德碑」就去世了,所以萬曆帝和泰昌帝的碑文又落到下一位繼任者天啟帝(明熹宗朱由校)身上,但天啟帝是出了名的「木匠皇帝」,把所有心思都放在木工上,所以並未完成碑文的任務,導致定陵的「神聖功德碑」成為一塊無字碑。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