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京故宮是明清兩朝24位皇帝的皇宮,又稱作「紫禁城」,如今成為各地遊客造訪的熱門景點之一,不過實際走進紫禁城中,會發現古人在設計時,主要使用的是紅色和黃色,幾乎看不見紫色存在,為何這座宮殿會取名為「紫禁城」呢?大陸歷史學者閻崇年指出,其實背後和天上的星星有關。
閻崇年指出,紫禁城是一般人無法隨意進入的「禁區」,平時戒備森嚴,老百姓如果擅自闖入,恐將面臨殺頭之罪,因此名字中的「禁」字,主要是為了強調建築物的尊嚴和不可侵犯性。
但紫禁城內的建築物大多都是紅牆黃瓦,為何會用「紫」來命名呢?閻崇年表示,因為天上有一顆「紫微星」,也就是現代人說的「北極星」,因為它位於天空的正中間,被古人認為是天地居住的地方,象徵著天庭的最高地位;而皇帝自稱「天子」,是地上擁有最高地位的人,所以皇帝的居所也應該和天帝相互對應,於是「紫禁城」的名字就誕生了。
事實上,不僅明清時期的皇宮以「紫微星」命名,隋唐時期一處位於河南洛陽的皇宮,也依照相同的邏輯,被命名為「紫微宮」,又稱作「紫微城」,它始建於隋煬帝大業元年(西元605年),之後被唐朝、五代和宋朝相繼沿用,歷經9朝,共530多年,是古代中國歷史上沿用時間最長、使用朝代最多的皇宮。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