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有活人祭祀的習俗,不少戰爭的俘虜被當作「人牲」獻祭,在大陸河南安陽的殷墟遺址,還出土了裝有15歲少女人頭的青銅鍋具,起初考古學家以為只是意外滾落,未料研究分析後發現,人頭竟是被刻意放進鍋具中烹煮。

綜合陸媒報導,「甗(ㄧㄢˇ)」是一種古代的炊具,分為上下2個部分,上層名為「甑(ㄗㄥˋ)」,用來盛放食物,下層名為「鬲(ㄌㄧˋ)」,用來燒水,而兩者之間還放了一個有漏孔的「篦(ㄅㄧˋ)」,好讓水蒸氣能通過孔洞,加熱、蒸熟上層的食物,而青銅製的甗作為禮器,流行於商代至漢代。

大陸河南安陽的殷墟博物館中,收藏了2尊特別的青銅甗,其中一尊在1984年出土於安陽殷墟王陵祭祀坑,甗的上層竟裝有一個人頭骷髏,起初考古學家推測,這個人頭可能是不小心滾落到鍋子裡,且這尊青銅甗因為受到外力擠壓變了形,無法取出頭骨檢驗,只能暫時認定這個說法。

豈料在1999年,考古團隊又在安陽殷墟發現了類似的甗,且裡面依舊裝著一個人頭,於是考古學家提取樣本進行檢驗,結果出爐後,發現這個頭骨的主人應為一名15歲左右的少女,且頭骨的鈣質嚴重流失,代表它是特意被放進甗中烹煮,而非先前滾落的推測。

殷墟博物館副館長岳占偉指出,在青銅器裡煮人頭,是商代人較為殘暴的祭祀行為,有些墓穴甚至能發現上百個人頭,通常是用一種叫做「銅鉞(ㄩㄝˋ)」的古代兵器砍下,這種兵器較為稀少,多存在於高級貴族的墓穴內,所以也被看作是軍權的象徵,而商代人常把外地戰俘的頭顱砍下,放在青銅甗中烹飪,用作祭祀。

#商代 #殷墟 #遺址 #活人祭祀 #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