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朝代都有屬於自己的服裝特徵,像是唐朝的女子經常穿著「袒胸裝」,清朝的服飾則有滿漢文化融合的特色,說到宋朝,許多人都會想起官員們戴的帽子,兩側有長長的、形似翅膀的東西,看起來相當不方便,大陸歷史作家張程指出,這種官帽的設計其實暗藏宋太祖趙匡胤的小心思,但不是為了防止官員交頭接耳,而是讓他們能時刻端正姿態。
民間謠傳,宋朝的官帽是開國皇帝趙匡胤發明,據傳他黃袍加身後,對大臣充滿忌憚,因此設計出2側有「長翅」的官帽,防止他們私底下交頭接耳,只要誰轉動了頭部,趙匡胤坐在皇位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這種說法看似很合理,但其實只是後人杜撰出來的。
張程指出,從漢代開始,男性就有用紗布、軟巾包裹頭部的習慣,這個頭巾稱作「幞頭」,在唐代時,男性包完幞頭後會打結固定,多餘出來的布料會自然垂在腦後的兩邊,而這2根布條在演變之下逐漸有了裝飾,並開始硬化、變長。
張程表示,趙匡胤建立宋朝後,為了遏止五代十國時期武夫跋扈的形象,於是特意將帽子兩側的「翅膀」設計成1公尺左右的長度,目的就是讓戴的人感到不方便,讓官員必須時刻端正姿態,好好地工作、規矩地生活,而宋朝的官帽被稱作「長翅帽」,在長長的「翅膀」之下暗藏著皇帝的小心思。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