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會女子地位較低,就算貴為皇室成員,皇子和公主之間仍有明顯差別待遇。大陸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清代公主夭折率高,原因之一就是皇子與公主的差別待遇,不但生下皇子的賞賜比公主多一倍,長大後同品級的皇子與公主每年俸綠也相差甚遠。

毛立平指出,清代公主的夭折率很高,乾隆帝有10名女兒,有5人夭折,機率達50%;嘉慶帝有9名女兒,其中7人夭折,機率高達80%;也因為皇女的夭折率過高,導致清代皇帝很喜歡領養兄弟的女兒。

嘉慶二十五年,年紀已60歲的皇帝不但有7名女兒夭折,剩下2名活到成年的女兒也在出嫁後接連過世,因此當弟弟慶親王永璘的第5女進宮謝恩時,嘉慶帝一看到姪女活潑可愛的模樣就非常喜歡,於是強行搶走了弟弟的女兒,將她留在宮內交由皇后撫養,也承諾未來的出嫁事宜都由宮裡一手包辦。

毛立平表示,有學者認為清代公主夭折率較高的原因之一,是皇室對公主的照顧和重視程度遠低於皇子,比如《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內規定,后妃誕育子女要例行賞賜,皇后賞銀一千兩、綢緞三百匹,貴妃賞銀四百兩、綢緞一百匹,以此類推,然而上述的是生皇子時的賞賜,若生下公主則賞賜減半。

除此之外,皇子和公主的俸祿待遇也差很大,親王等級的皇子的每年俸祿為一萬兩銀子,至於品級相當的固倫公主每年俸祿只有四百兩銀子,可以明顯感受出清代對皇子和公主的差別待遇。

#清代 #公主 #皇子 #重男輕女 #毛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