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會女子地位較低,就連皇室公主也不例外,大陸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清代共有95名公主,卻沒有任何一人留下名字,明明大多數人為了維持國家穩定,年僅13、14歲就遠嫁蒙古,卻被皇帝和書寫歷史的人視為理所當然,成為被歷史遺忘的一部份,也成為了「無名的公主」。
毛立平指出,沒有人知道清代公主們的名字,是因為她們真的沒有名字,從滿清入關以後,史料便不再記載公主的名字,出生後只會被稱作大公主、二公主,或是皇長女、皇次女等,等到了論及婚嫁的年齡,才會賜給她們品級和封號,比如乾隆帝和孝賢皇后所生的女兒「固倫和敬公主」,「固倫」為品級、「和敬」為封號。
毛立平表示,固倫和敬公主是乾隆帝和孝賢皇后所生子女中,唯一沒有夭折、順利長大的孩子,因此備受父母,甚至是整個皇室的寵愛,但就算是像她這樣受到高度重視的嫡女,仍然沒有名字。
毛立平說,有人認為清代公主沒有名字,是因為她們對歷史的貢獻較小,不如其他朝代的公主,像是唐代的文成公主,就因為與吐蕃和親,做出重要歷史貢獻而為人熟知。
但毛立平強調,清代一直執行滿蒙聯姻的政策,並且在前中期,大多數公主都必須在13、14歲時遠嫁蒙古,用一生換取民族融合,以及國家、邊疆的穩定,皇帝和書寫歷史的人卻視為理所當然,很少在正史中提及,導致她們成為了一群「無名的公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