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於明代永樂18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更是世界上現存最大且完整的木製結構古建築之一,占地面積72萬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公尺,有大小宮殿70餘座,房屋9000餘間。不過紫禁城占地廣大,為何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周圍卻連一棵樹都沒有?對此,大陸歷史學者紀連海點出背後3大關鍵。
紀連海表示,紫禁城3大殿之所以不種樹,主要有3原因,首先明成祖朱棣下令建造時,為防止刺客打通地道潛入皇宮,在廣場上鋪了15層地磚,一旦種樹勢必會破壞保全系統,給刺客可乘之機,且朝廷官員每天早上3、4點就會在午門排隊上朝,一到了晝短夜長的冬季,四周昏天暗地,若有刺客躲在樹上,後果不堪設想。
其次,文武百官上朝是一件繁瑣的事情,前殿廣場聚集了滿漢官員,太監更要在廣場上抽響鞭,並不適合種樹。
最後則跟風水學有關,紀連海指出,五行講究木剋土,皇帝坐的座椅是土字形,如果在廣場上種樹,等於對皇帝不利。民間還有一說是,北京故宮形狀正好是個「囗」字,一旦種樹則會變成「困」,意謂將皇帝困在皇宮之中,有「困獸」之意,十分不妥。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