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八哥、綠鬃蜥在台灣被視為是強勢的外來種,德國因為浣熊繁衍過剩,同樣達到危及生態平衡的程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一名德國肉商嘗試將浣熊做成香腸及肉丸,沒想到產品一上市就大獲好評,甚至有人為了嘗鮮,不惜開車150公里上門消費,促進當地觀光。

綜合外媒報導,在柏林郊區經營「Wildererhütte」肉舖的屠夫Michael Reiss,2022年深感浣熊數量過多,常在撲殺後被隨意丟棄,不如拿來製成食物,於是在徵得當地官員的許可後,將浣熊加工成肉丸、香腸及午餐肉。

Michael透露,一開始是將浣熊肉製成肉丸,沒想到一推出就受到饕客歡迎,甚至成為肉舖的熱門商品,後來他又不斷進行研發,並透過網路販售,如今肉品店已經推出多達7種的浣熊肉製品。Michael形容,浣熊肉的口感跟其他肉品沒有太大區別,味道也不獨特(例如羊騷味),但較其他肉品軟嫩一些,「如果你吃了兩根香腸,就會知道哪個是浣熊肉,但若事前不知道是浣熊肉,吃完幾乎不會意識到哪裡不一樣」。

由於全歐洲只有Michael在販售浣熊肉品,因此吸引不少饕客遠道而來,甚至有人為了嘗鮮,不惜開車150公里前來朝聖。如今Michael的肉品店不僅成為當地熱門的觀光景點,也為德國政府提供了一項解決浣熊氾濫的參考方法。

#德國 #肉商 #浣熊 #肉丸 #香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