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在清朝時期幾乎是修建帝陵時必備的標準配置,然而同治帝的「惠陵」內卻不見石像生的蹤影,引發後世猜想,不過專家指出,背後原因並不複雜,因為建造惠陵時,已經在修建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陵墓,花錢如流水,導致清朝政府經濟拮据,不得不放棄製作惠陵的石像生。

大陸央視紀錄片《樣式雷》介紹,「樣式雷」是清朝負責主持皇家建築設計的雷氏建築世家,因為長期掌管樣式房而得名;在樣式雷圖紙中,同治帝「惠陵」內的五孔橋北方,原本設計了5對「石像生」,外型由南到北分別是獅子、大象、立馬、武士和文臣,不過建成後的惠陵卻不見這5對石像生,讓後世浮想聯翩。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清朝皇帝的陵墓幾乎都有。(圖:中新社)
「石像生」是帝王陵墓前安設的石人、石獸,清朝皇帝的陵墓幾乎都有。(圖:中新社)

清東陵文物管理處研究館員李寅指出,背後原因其實不像眾人想的那麼複雜,建造帝陵神道和5對石像生的工程浩大,開銷自然也十分可觀,如果全部建成,預估會花費100萬兩白銀,這筆錢對於當時經濟拮据的清朝政府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因為惠陵修建時,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定東陵開工才不到2年,剛好進入全面施工的階段,資金像是流水一樣大量消耗,而惠陵修築神道和石像生也要支出龐大費用,在這種尷尬、進退兩難的局面下,清朝政府不得不做出取捨,放棄了惠陵的神道與石像生,將它們遺留在樣式雷圖紙上。

#石像生 #惠陵 #同治帝 #清朝 #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