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團隊在江蘇徐州的「獅子山漢楚王墓」中,出土了一個體積較大且奇特的銀盆,裡面還放有幾塊圓石,起初考古人員以為是個酒器,但透過外側的銘文發現,這竟是楚王的「洗浴盆」,圓石則是專門用來搓澡的工具。

大陸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館、徐州漢兵馬俑博物館等單位人員組成考古隊,自1994年12月到1995年3月針對位於江蘇省徐州市的獅子山漢楚王墓進行考古挖掘,儘管該墓可能在新莽時期(西元9年至西元23年左右)遭到盜掘,但仍出土了2000多件隨葬物,包含玉器、金銀器、青銅器、陶器、錢幣、印章等。

大陸央視節目《中國國寶大會》介紹,考古人員在獅子山漢楚王墓中發現一個奇怪的銀盆,它的直徑50公分左右,深度約20公分,裡面還放有幾塊圓石,起初考古人員認為可能是個酒器,但隨後在銀盆外側發現端倪,銘文清楚寫有「浴沐」、「鋗(ㄒㄩㄢ)容」2詞,揭開了銀盆的真實功能,它其實是楚王的洗浴盆,而裡面的圓石則是搓澡石。

大陸四川大學考古博學院教授齊東方表示,這個洗浴盆被命名為「西漢記重銘文銀鋗」,是目前出土最大的銀器,而且銀在當時非常值錢,銘文還清楚標出了容量與重量,因此這個銀盆絕對不是一般人可以使用的。

大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劉瑞則說,銀盆旁的小陶器應該是陶㼽(ㄔㄨㄤˇ),也就是洗澡時用的搓澡工具。漢代非常重視沐浴,還制定了「休沐制度」,每隔5天就能休假1天去洗澡;除此之外,漢代皇帝、諸侯王的平均年齡較長,可能和良好的衛生習慣有關。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大陸 #考古 #銀盆 #銘文 #搓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