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封建史上最後一個帝制王朝,由滿族的愛新覺羅氏創立,因為「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意指「像金子一樣的姓」,加上滿族是女真族的分支,而女真人在宋朝時期曾建立了稱霸一方的金國,所以清朝最初定國號為「金」,史稱「後金」,至於為何又將國號改為「大清」,背後主要與五行及統治漢人有關。

根據《搜狐網》報導,皇太極之所以將國號「後金」改為「大清」,民間有3種說法,有一說是為了入主中原做準備,只因皇太極在入關前察覺,中原百姓對於兩宋時期的金國非常厭惡,尤其是「靖康之恥」讓漢人咬牙切齒,為了入關後能更好統治,加上滿語中「金」和「清」發音差不多,所以便改了國號。

第二種說法是,當年努爾哈赤被遼東總兵李成梁打敗後,騎著一匹青色戰馬逃亡,雖然最終擺脫了李成梁的追趕,但戰馬卻中箭而亡,努爾哈赤便對著戰馬說,「如果將來我有幸得了天下,那麼我就會取國號為大青」。而青和清在滿語中意思相同,皇太極為了紀念青馬的救主之情,所以立國時將國號改為「大清」,兌現當年父親的承諾。

最後是與「五行學說」有關,清朝原為後金,而明朝的「明」字有個「日」,在五行之中,日屬火,火剋金,所以為了在五行上占得優勢,皇太極便把國號由「金」字改為帶水,且能剋火的「清」字。

#國號 #後金 #大清 #皇太極 #努爾哈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