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是唐太宗李世民能夠坐上皇位的關鍵事件,他親手在玄武門射殺了太子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而《唐書》只用一句話帶過,並未多加描述,其他史料也是眾說紛紜,直到李建成的墓誌出土後,大陸考古學家才從短短的55個字,了解李世民在事件後對於哥哥的態度。
大陸央視節目《國寶檔案》介紹,《舊唐書‧列傳第十四‧高祖二十二子》中記載,唐高祖李淵稱帝後不久,便冊封李建成為太子,但李建成十分忌妒德才兼備的秦王李世民,於是聯合弟弟李元吉,籠絡李淵身邊的大臣來排擠李世民,而李世民因為遭李建成陷害,才設計在玄武門殺了他,同時對李淵逼宮。然而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唐朝書籍《唐太宗入冥記》,卻記載李世民是為了爭奪皇位,才故意冤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見證過這段歷史的文物非常稀少,因此李建成墓誌對研究李氏兄弟關係和玄武門事件有重大歷史意義。不過專家初見李建成的墓誌都很驚訝,因為尺寸非常小,經測量為邊長52公分的正四方形,厚度約11公分,上面簡略寫了李建成的死亡時間、下葬地點等,總共只有55字。
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部長伏海翔表示,唐代皇室貴冑(ㄓㄡˋ)的墓誌通常較華麗且尺寸較大,因此李建成的墓誌十分不尋常。另外,專家鑑定時還發現其他不尋常之處,墓誌第一行刻有「大唐故息隱王」的稱號,但「隱」字有磨損重刻的痕跡,且在下葬前就已經修改。
專家翻閱文獻後發現,後周宰相王溥(ㄆㄨˇ)編寫的史籍《唐要會》裡,記錄了李世民與朝臣討論李建成葬禮的事宜,當時李世民決定追封李建成為息王,並苦惱該賜什麼諡號,官員建議有罪惡之意的「戾」和代表昏庸的「靈」字,都被李世民否決,最終才選定凡事歸隱的「隱」字,淡化玄武門之變的影響,也凸顯了李世民的惻隱之心和政治立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