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九子奪嫡」爭位激烈,雍正帝登基後大刀闊斧清算兄弟,許多皇子不是遭幽禁、就是被削爵處分。然而,十阿哥胤䄉(ㄜˊ)雖曾明確支持八阿哥胤禩(ㄙˋ),被革爵圈禁多年,最終卻逃過一死,甚至在乾隆朝獲封輔國公,得以善終。事實上,雍正對他手下留情,並非出於手足之情,而是顧忌其母族背景與特殊身世,加上胤䄉始終未涉及政權核心、無實質威脅,使雍正選擇暫時容忍。

根據《搜狐網》報導,康熙末年皇子爭儲白熱化,「九子奪嫡」成為清宮史上最血腥複雜的權力鬥爭。最終由四阿哥胤禛(ㄓㄣ)奪得大位,是為雍正帝。即位後,雍正立即展開整肅行動,對奪嫡時期的政敵毫不留情,包括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四阿哥胤禵(ㄊㄧˊ)等人,無一倖免。

十阿哥胤䄉雖未在奪嫡中扮演主導角色,但因與八阿哥關係密切,被視為其黨羽,也難逃清算。雍正元年,胤䄉被撤銷郡王爵位、圈禁於府邸多年。與其他兄弟相比,他雖遭受打擊,但最終並未被徹底斷絕生路,背後關鍵正是他無法輕易撼動的背景。

胤䄉的母親為溫僖貴妃,非名門出身,但在康熙晚年頗受寵愛,地位尊崇。胤䄉雖曾支持八阿哥胤禩,卻未握兵權,也未居要職,政治實力有限,對雍正政權構不成直接威脅。

正因如此,雍正在清算手足時,選擇將胤䄉圈禁而非對其痛下殺手,既表態立場,也避免激起不必要的政治風險。待雍正駕崩後,乾隆帝繼位,出於宗室穩定與血脈情誼,下令釋放胤䄉,恢復其宗籍與身分,封為輔國公。此後胤䄉過著低調安逸的生活,得以尊榮善終。

#清朝 #九子奪嫡 #雍正 #胤䄉 #圈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