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群雄並起,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割據勢力紛紛被唐朝平定,然而卻有一支力量,在實力並不突出的情況下,硬是撐過李淵立國、李世民繼位,直到貞觀年間才被徹底剿滅。這位最後的「隋末軍閥」名為梁師都,依靠與突厥聯手、據守邊疆一隅,在亂世中苦撐12年,成為歷史中被忽略卻極具韌性的政權倖存者。
根據《搜狐網》報導,隋朝末年,隋煬帝楊廣橫徵暴斂,民不聊生,各地義軍紛紛起兵。李淵父子也乘勢而起,掃平王世充、竇建德等割據勢力。然而有一個小型政權卻異常頑強,一直延續到李世民登基後才被剿滅,那就是梁師都建立的「梁國」。
梁師都是隴西夏州朔方人,原為隋軍低階軍官,後來被革除官職,只能回鄉,從此走上反叛朝廷、建立割據政權的道路。大業十三年(西元617年),他殺死當地郡丞,自稱「大丞相」,並迅速佔領雕陰、延安等地,建立政權,國號「梁」,年號「永隆」,甚至還祭天稱帝。
他之所以能存活許久,關鍵在於與突厥結盟。突厥不僅賜他稱號與旗幟,還數度派兵協助他攻擊唐朝邊郡。由於地處偏遠,唐初內戰又頻繁,使得梁師都短時間內未成為唐軍剿滅重點。
武德年間,梁師都數度出兵進犯靈州與延州,雖屢遭唐將段德操擊退,卻仍有突厥援助撐場。當唐朝局勢趨於穩定後,他仍不死心,試圖拉攏突厥和各路勢力一同攻打唐朝,卻因突厥內部出現變故,聯軍行動最後不了了之。
進入武德後期,梁師都政權已日益孤立,部下屢有叛降。即便突厥再派兵援助,也無力回天。梁師都後期疑心過重,甚至濫殺功臣,使得軍心渙散、士氣低落。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即位,唐朝國力日盛,梁師都仍不肯歸降。終於在貞觀二年(628年),唐軍由柴紹與薛萬均合力討伐,其族兄梁洛仁見大勢已去,斬殺梁師都後向唐投降,梁國就此滅亡。
從西元617年稱帝到628年被剿,梁師都在邊陲苦撐12年,雖無赫赫戰功,卻以倖存者姿態,見證了隋末到貞觀的風雲轉變,也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個被唐朝消滅的隋末割據政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