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今年受升息預期影響,科技、醫療產業股價紛紛跌落長期平均水準,但投信法人更看好,數位轉型的需求拉動下,進一步延續購併熱潮,並建議投資人逢低加碼因應。
根據金融數據平台Dealogic統計,去年全球併購交易金額達5.54兆美元,年成長57%,改寫歷史新高紀錄。
而最熱門的五大領域分別是科技、健康醫療、不動產、金融、公共事業與能源,尤其是科技領域,交易金額年成長74%,達1.4兆美元。
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黃筱雲表示,今年雖然美國聯準會吹起升息號角,引發市場恐慌,造成科技、醫療產業股價大幅回落。不過,市場銀彈依舊充沛,其中,私募股權基金目前手握資金超過2兆美元,而且企業數位轉型與創新發展,已經成為不可逆轉之勢,預期資金仍將流向科技、醫療產業。
尤其歷經年初以來的修正後,科技、醫療類股已跌破長期平均水準。由於基本面向上沒有改變,因此不宜貿然離場,特別是定期定額投資人,應持續分批布局,並觀察市況,逢低加碼因應。
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經理人張仲平表示,除一般的自用轎車、跑車已逐步電動化之外,下一階段要留意電動卡車的興起,以美國福特汽車為例,福特將於今年推出全新的電動卡車。
此外,電動車指標企業特斯拉也宣布將在今年開始銷售卡車款Cyber truck,通用汽車的Silverado EV皮卡也在今年推出。
日盛全球智能車基金研究團隊分析,預期2022年在車市復甦、電動化率提升,疊加搶料壓力降低、升息循環驅使原物料價格穩定的假設下,行業有望迎來另一波成長。
台新SG全球AI機器人精選ETF基金經理人王嘉豪表示,2022年選股重點有二,包括:有結構性成長機會的產業,以及新興技術與存在巨大可觸及市場的產業,例如AI機器人及5G即是受惠的主要領域,看好資訊服務、演算法開發、工業自動化和5G手機等相關類股後市。
復華全球物聯網科技基金經理人林子欽研判,美股S&P 500指數去年第四季整體企業財報獲利成長上修,其中科技和半導體類股財報優於預期,預期2022年市場將受兩大力量相拉扯,一為美國聯準會升息影響股市評價,二為隨著解封腳步企業獲利逐步提升,因此選股方向將以具有高度獲利成長的股票為主軸。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