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商董事長羅智先曾提出「超商就是社會公器」,他說超商沒有飽和問題,如果只看銷售一定會飽和,如果是生活服務平台就沒有飽和問題,因為隨著社會變化超商服務功能也愈來愈多,可進一步創造更多機會與更多可能性。

偏鄉門市打造不易、獲利更不易,統一超舉例「羅浮門市」位在綿延彎曲台7線北部橫貫公路中繼點,在地居民僅千餘人,購物不便是日常;除代收繳費、寄取包裹並設置ATM提供存提款服務等,亦與都會店同步規畫裝設思樂冰機台、量販專區、均一價生活雜貨與在地好物專區等;又如馬祖北竿島嶼上更設置智Fun機,提供島嶼居民全天生活服務;而高雄那瑪夏在八八風災重創後門市重建花費近三年時間,只為提供在地生活所需;台東海端鄉初來門市是台東人口密度最低區域,自前年底開幕至今,儼然已成為在地情感交流的中心。

全家便利商店則指出,偏鄉山區門市提供相關機能設備,不僅滿足遊客需求,更大大提升在地居民生活便利性,如設置ATM後居民不用再花半小時下山才能領錢;而南投國姓北山村為921大地震的震央,隨後續修復過程、國道6號的通車,「全家」開設國姓北山店提供在地居民寄取貨及ATM服務,乃至Let’s cafe與霜淇淋等商品,與在地居民連結互動密切。

也因為超商與在地居民串起密切連結,疫情三年透過線上連結、熟客系統、團購等,開啟門市以外的業務;偏鄉老人家可能很少機會上百貨公司,透過超商線上下訂、門市取貨可以買到專櫃保養品與日常用品食品,各式服務將是創造第二成長曲線關鍵。

#飽和 #超商 #偏鄉 #ATM #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