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第四季之後,鋼鐵市場真的「動起來」,在國際鋼廠強力拉抬之下,鋼價逐漸站穩腳步準備上攻,中鋼也不例外,不過觀察下游業者態度,目前仍是苦等訂單,就算接到少量急單也不敢漲價,深怕一個不小心就嚇跑客戶,上游漲價對下游來說也只是「有行無市」。
自從10月中下旬美國汽車工會罷工結束之後,在美國主力鋼廠帶動下,鋼價也逐步回升,更帶動歐洲、亞洲鋼價逐漸攀高,整體鋼市復甦意味濃,看好明年鋼鐵景氣,國內上游如中鋼也醞釀漲價。
只不過在上游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國內下游業者卻不這麼樂觀,在近期中鋼與下游業者的幾場產銷聯誼會可發現,不論是鋼線鋼纜、剪裁鋼管、鋼板、螺絲等下游業者,無不向中鋼釋出「漲價請三思」的訊息,原因就在於上游漲價導致下游業者成本墊高,訂單卻沒有明顯增加,業者擔心未來一旦漲價,是否更讓客戶卻步不買。
這種「上游旺下游不旺」的狀況,著實讓下游業者苦惱,雖然近期有部分下游廠商開始接到訂單,但主要都是少量的急單,縱然有漲價空間但業者擔心若真的提漲導致客戶流失更不划算,漲價只能放在心裡「想想就好」。
下游業者認為,這就是「有行無市」,國外客戶即便庫存水位已低,但補庫的意願仍不高,因此仍希望中鋼訂定新盤價時多考慮下游業者生計。而中鋼雖然一再表明會顧及下游業者的看法,但就原物料成本考量,以及具備官股色彩必須擔起政策性角色來看,中鋼實在也沒有不漲的道理,下游業者只能自立自強,朝更具價值性的產品發展。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