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軍事委員會公布2024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案》協商版,涉台部分是其中一個重點。該法案要求美國國防部長與台灣有關官員協商後,為台灣軍隊制定全面的培訓、諮詢與制度性能力建設計畫,讓台灣軍隊能進行分層防禦,包括支持不對稱防禦戰略、加強台美軍隊互通性、鼓勵台美軍隊資訊共享,加強專業軍事教育與文官對軍隊的控制。
協商版《國防授權法案》一旦通過生效,美國將助台練軍,台美軍事聯結增強。短期來看,台美關係深入,台灣有美國撐腰,但長期來看,台灣將被進一步推向中美博弈的危險前沿,未來轉圜空間越來越小,假若美國像歷史上多次發生的那樣「口惠而實不至」或改變政策,台灣恐面臨雞飛蛋打的困境。
對於台灣來說,有3個地方不可不察。第一,戰爭從來都是解決問題的最糟糕方案,與現代社會的和平理想、人權價值背道而行,與2300萬台灣民眾的福祉存在根本衝突。
台灣問題本就是甲午中日戰爭和國共內戰遺留的問題,解決台灣問題的明智選擇不是重蹈歷史覆轍,而是應該探尋長久和平之路。戰爭是吞噬人類生命與福祉的魔鬼,人們不應遺忘「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劇。去年的俄烏戰爭和今年的以哈衝突都是非常直接的現實教訓,多少生命消逝在無情的戰火中,多少人道主義危機無情上演。相信許多人還會記得1996年台海危機,幸虧當時有驚無險。
第二,美國的支持未必靠得住,一個社會的長治久安不能單純寄希望於域外國家和地區的保證和承諾。正如當年美國拋棄台灣而與大陸建交一樣,今天美國與台灣走近,包括協商版《國防授權法案》涉台部分所提及的培訓台灣軍隊,在根本上不是因為理念、意識形態,而是遏制中國大陸的戰略需要,是中美博弈加劇的結果。台灣又何以保證服膺於現實主義原則的美國不會再次拋棄台灣?台灣人不應忘記南越和兩年前阿富汗的教訓,一旦當初信誓旦旦的美國突然轉身離去,擺在面前的便是滅頂之災。
第三,大陸其實同樣不希望兩岸兵戎相見。當大陸在台海附近開展軍事演習或是軍機飛越「海峽中線」,歸根結柢是為了威懾台獨,是針對極少數人。大陸當然迫切希望兩岸問題早日解決,但鑑於現實條件的制約,大陸能體認兩岸問題的解決有一個急不得的過程。
在兩岸日益懸殊的綜合實力差距下,台灣與其將希望寄托在美國支持和「以小搏大」的「不對稱作戰」,不如理性直面兩岸現實,從源頭處將「兵凶戰危」的風險消弭於無形之中,為兩岸問題的理想解決爭取寶貴的時間。(作者為香港01評論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