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陳榮彬、王梅香出版/木馬文化
冷戰將世界一分為二的1960時代,美國現代主義與西方文本透過譯介進入戒嚴的臺灣社會,成為渴望與世界接觸青年的涓滴活水;戰前作家透過日文學習,戰後作家則透過英語學習,在戰爭陰影下汲取、思考、轉化,致力於語言的實驗與內容的創新。豐富多元的移植途徑,孕育出眾聲喧嘩的「臺灣現代主義文學」。
本書在王梅香、陳榮彬教授雙主編下,不僅延續展覽的框架,深入分析海明威、福克納、費茲傑羅三位文學大師如何影響臺灣當代小說的多元書寫,也以專文論述臺灣現代主義文學自日治時期引介至臺灣的複線傳播過程,更延伸至出版面向,從社會學角度探討海明威作品如何成為臺灣盜版商的最愛,甚至邀來新世代譯者重新節譯作品原文,讓讀者真實領略上述三位文學大師不同的行文風格。相信無論是愛好文學或是單純對歷史文化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在這本專書中找到閱讀的樂趣。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