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國家,然新北市為全國人口數第一直轄市,至今近5年時間,民政局性平政策仍蝸行牛步,一橋之隔的北市已舉辦數場多元性別單身聯誼活動,新北市則停留在「再行研議」,民政局主管29區公所,倘若局端態度如此,各公所施政可見一斑,性平觀念要如何普及?
來自第一線的教育觀察者曾直言,10多年前,一個國中班級可能僅有3至4位學生認識同志親友,如今一個班級可能有超過半數學生表示「有認識同志親友」。此代表著台灣對於同性的包容,包含對於多元家庭、多元性別的探討與多元包容開放。
然而,新北市民政局舉辦單身聯誼活動仍以異性戀為主,與社會開放觀念背道而馳,多元性別、同性已非禁忌,民政局主管生老病死等業務,市民從一出生到死亡,都與民政局業務息息相關,倘若無法摒棄舊思維,政策規畫欠缺多元包容性,如何扮演各縣市領頭羊角色。
再者,全新北市僅31座公廁取得性別友善廁所標章,僅占全市列管公廁0.5%,性別平等觀念非一局一處之責,社會局去年就以「性平不小室」為名打造「新北性平基地」,市府屢屢強調新北市為台灣縮影、北台灣中心,性平觀念本就該落實於不同局處的各項施政中,而非僅是空泛的口號,喊喊而已。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