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西北市郊的「番紅花音樂廳」發生恐怖攻擊事件,釀成數百人死傷。有學者認為,俄羅斯主要資源應會用於投入烏俄戰爭,但也可能會以牙還牙反擊;不過,這次恐攻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激起中東回教國家凝聚力。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登及認為,這次看起來較像孤立事件,國際社會不太會因此有共同反恐的合作,可能也有些國家會作壁上觀。目前烏俄戰爭世界分為西方與俄羅斯兩陣營,俄羅斯在此相對孤立,雖然聯合國、法國等國對這次恐攻有所譴責,但都僅止於口頭,不會對過去勢力已經遭削弱的蓋達等恐怖組織施壓,避免進一步挑釁伊斯蘭極端主義者。張登及指出,目前中東地區以哈衝突仍在持續,若西方國家對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採取嚴厲態度,恐會讓伊斯蘭世界對哈瑪斯抱以同情。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認為,恐攻應不會對烏俄戰爭有太大影響,因為俄羅斯目前主要資源仍是投入在烏俄戰爭,此時若因為分散資源投入反恐,對俄羅斯較為不利。不過他認為,普丁近期才連任,仍會有所作為,以牙還牙彰顯對國家安全的重視。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助理教授馬準威說,西方國家不斷為烏克蘭輸血,目前俄國在戰爭中苦撐,現在後院又失火,俄羅斯壓力增加,也許會增加俄羅斯在戰爭中「見好就收」可能性。恐攻引起西方國家警惕,未來各國在邊境檢查、公共場所安全管控力道可能會增加。但他也警告,這次恐攻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激起中東回教國家凝聚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