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獨立書店訪視員蔡志浩在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引發爭議,出版界與獨立書店因此掀起熱烈討論,亦有不少「鐵粉」跳出來肯定獨立書店的價值和功能。文化部27日於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其中便指出以去年和今年發放的成年禮金而言,有49%用於圖書出版,更有近1成比例是在獨立書店消費,顯示年輕學子對獨立書店的認同。
文化部業務概況報告中指出,發放成年禮金成效可見,112年發給18至21歲青年每人1200點文化幣,使用期間為去年6月6日至今年6月30日,尤其推出在獨立書店消費2點贈1點,點數加碼優惠,截至113年3月11日,領取人數84.9萬人,領取率約8成6,使用金額達8.21億元,領取使用率超過8成,其中使用於圖書出版為最大宗約49%,而獨立書店使用占比約9.11%。
113年起推動成年禮金常態化,擴大發放年齡於16至22歲,預估受惠人次約150萬人,已於今年1月20日開放領用,使用期限至今年12月31日止,截至3月11日,領取人數102萬844人,領取率近6成8,使用金額逾4.7億元,領取使用率約3成9。
此外,文化部自去年7月至今年5月推出獎勵各縣市實體書店串聯的「創新書市活動」,於22縣市辦理150場次的書市活動及延伸閱讀、藝文推廣,至今年2月底已辦理了90場,共計近37萬人次參與。
但近日蔡志浩的發文也讓書店業者直指,問題的根本在於台灣的買書人口仍不夠多,因此書店、出版社都經營不易,如何開發新的商業模式,培養新的讀書群眾仍待更長遠的文化發展藍圖與規畫。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