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總統賴清德最新的府方與國安團隊人事出爐,各界關注的兩岸與國安方向也有了更清楚的輪廓。大致而言,賴政府國防外交大幅延續蔡總統的路線,「聯美抗中」的基本路線未變,兩岸方面則推上相對溫和的鴿派,希望緩和緊張,既要讓美國放心,也要讓北京降低戒心,穩定接棒的意義鮮明。新國安團隊仍有蔡總統的影子,但賴也將繼續背負蔡執政遺留的包袱,憂喜參半。
賴清德的從政經歷中,對外事務接觸有限,在外交與國安的布局上缺乏班底,因此,其相關人事安排,蔡總統的身影揮之不去,不是大風吹,就是複製貼上。
首先是國安會祕書長由外交部長吳釗燮回任。儘管他任內邦交國不斷減少,外交戰屢受重創,但吳的地位卻絲毫不受動搖。預料新政府的國安大政方針應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至於國安會3位副祕書長,兩人留任,蔡總統的重要軍事戰略幕僚陳文政下台,意外換上林飛帆。林飛帆由蔡總統提拔擔任民進黨副祕書長,2022年賴清德接任黨主席後並未將林留任,此次林卻成為黑馬,顯見蔡對新國安團隊的影響力。
此外,新任的6位諮詢委員中,也有一半與蔡總統關係密切。其中,傅棟成、黃曙光兩位留任;而新任諮委黃重諺是現任總統府副祕書長,被視為蔡總統核心幕僚。2023年賴副總統出訪巴拉圭,黃重諺隨行還被戲稱為是蔡派出的「監軍」。
新任諮委中負責掌理科技事務的李育杰,曾被時代力量立委質疑他在中研院資通安全專題中心擔任執行長時,獲得巨額計畫卻成效不彰,且其所學專長與資安無關,是外行領導內行。而數位部預算也被質疑受現任國安諮委李漢銘主導,前後任國家資安相關用人限於小圈圈,皆出自台科大系統,疑遭特定人士把持,可能扭曲國安資源的分配。
蔡總統的國安團隊對美國幾乎百依百順,美方當然放心,但不是沒有包袱。首先,蔡總統力推潛艦國造的主要推手黃曙光留任諮委,但潛艦國造洩密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一時還看不到句點。
其次,太陽花學運世代僅存的重要學運領袖林飛帆,政治選對邊至今一路扶搖直上,從「林9萬」來到了「林20萬」,這對許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會有嚴重的相對剝奪感。
最後,馬永成重返政壇擔任國安會諮委,在蔡英文可能在卸任前特赦陳水扁之際,作為扁昔日的重要幕僚,馬的出線和未來角色頗值得觀察。
賴政府新上台,為讓美方放心,只能繼續讓蔡總統的影響力延續,卻也同時必須承接過去8年蔡的執政包袱,難以切割。未來無論是福是禍,帳都將算在賴總統頭上!(作者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