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鴞因臉圓如蘋果又被稱為「蘋果鳥」,是台灣12種貓頭鷹中唯一在地面草叢中築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市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重要區域,因國內缺乏草鴞調查紀錄,嘉義分署已保存相關影音數據,以推動保育草鴞。
嘉義分署指出,草鴞分布於亞、澳洲,在台灣屬於稀有留鳥,多半棲息於地面,白天隱藏於高草叢底部的空間休息,會在草叢底部鑽出一條條的隧道,可作為獵食、進出或緊急逃生之用。
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的生活範圍與人類活動的重疊性高,生存受到極大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屬第一級瀕臨絕種之保育類野生動物。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方偉宏於《台灣受脅鳥種圖鑑》裡提到全台數量少於100隻。
嘉義分署指出,2021年國立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助理教授蔡若詩利用草鴞分布預測模型,於台灣南部4縣市進行系統性調查,估算台灣南部地區有158對草鴞。
嘉義分署表示,草鴞生存正面臨棲地持續喪失、鼠藥毒害、非刻意獵捕、研究不足、社會支持不足等5大威脅,嘉義分署盤點掌握草鴞棲地,以進一步推動草鴞保育。
嘉義分署監測發現,台南曾文溪中下游及鹽水溪中上游為草鴞分布的重要區域,監測團隊並於草鴞重要棲地架設棲架及相關設備監測草鴞活動,每一處均記錄到草鴞活動,由於國內缺乏草鴞科學調查資料,嘉義分署保留這些紀錄,作為持續推動保育草鴞的依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