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總統選前提出「第2次能源轉型」,並訂出核電2026年歸零目標,但昨天520就職演說僅提到供電穩定,未再提非核家園主張。核能學者對此樂觀看待,認為台灣整體用電需求將增加,續用核電才能解決供電不足問題,避免大停電再度發生。
賴清德選前提出「第2次能源轉型」,其中包含台灣2026年可達成多元綠能占比20%、燃煤占比30%、天然氣發電占比50%目標,意即核電2026年歸零,昨日就職演說再度提到推動第2次能源轉型,卻未提非核家園。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表示,近來停電事故,使賴清德意識到政府過去推動能源政策有問題,才在就職演說強調供電穩定,已是明白打臉蔡政府,尤其稱要推動第2次能源轉型,並發展多元綠能,更隻字未提非核家園,顯示賴政府有可能考慮繼續使用核電。
葉宗洸強調,因景氣回升,台電預估今年夏天尖峰用電量將創歷史新高,代表台灣未來整體用電需求將增加,賴清德欲發展的海洋能、地熱及氫能,都無法阻止台灣夏天大停電、分區輪流停電發生。葉分析,海洋能與地熱技術尚未到位,需要5至6年時間才能發出可用的電力,氫能則須透過其他能源的重組反應取得氫氣才能發電,如採燃燒發電會效率不彰,利用電池發電則使發電成本增加數倍,現正發展的光電與風電發電效率雖比氫能好,但不是能24小時發電的基載電力,續用核能發電才是應付台灣未來用電需求的最快解方。
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表示,賴政府強調要推動第2次能源轉型,但請先正視第1次能源轉型「非核家園」的問題,再來談第2次能源轉型。這8年來,停電跳電事件頻傳,且不論是國外商會或是台灣的企業都擔憂台灣是否有穩定的電力供應,政府卻以一句「台灣不缺電」帶過,今年更大漲電價11%。
國政基金會批評,第1次錯誤能源轉型讓台灣陷入不少綠能弊案、電力成本大漲、電力供應不穩的災難,若不修正第1次能源轉型之誤,空轉的第2次能源轉型也只會讓台灣在經濟與環境發展上繼續倒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