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上周祭出重磅救房政策後,各地房市隨即上演慶祝行情;有城市新房建案認購量飆升3倍以上,就連中古屋也「強強滾」,單日帶看量翻倍成長。只是地方政府認購待售屋的資金而處來,也成為一大挑戰。有專家就推算,中國最少需向房市注入5兆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22兆元),才能有效拉抬低迷經濟。
澎湃新聞報導,在上述救房新政推出後,上海房市上周末明顯熱絡許多。多家房產仲介商門市,不少店內僅剩寥寥可數的經紀人再在辦公內,幾乎多數房仲都動起來帶客戶看房去,也有不少去拜訪地產商業主。「新政發布後,帶看量便出現顯著的提升」。
上海太平洋房屋閔行區春申板塊總監李雲直言,政策發布後整體的帶看量是有所提升的,一般平時周六一天會在10組左右,但是上周末的話一天大概飆升到18至20組,政策的利多是很明顯的。
此外,根據杭州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新政發布後首日,中古房諮詢量較4月日均成長54%;掛牌量較4月日均成長91%。而58安居客平台數據也顯示,新政後首日線上新房找房熱度比前一日上漲149%。
儘管房市出現大幅回暖的跡象,不過,《華爾街日報》20日報導,野村(Nomura)證券預估,大陸目前未完工的住房多達2000萬至3000萬套,大陸政府至少需要花費4400億美元才能建成這些房屋,以便掃除阻礙中國房地產市場和整體經濟的難題。
加拿大專業研究機構BCA Research首席新興市場經濟學家Arthur Budaghyan認為,至少需要向低迷的房市挹注5兆元人民幣以上的大規模資金,才可能對整體經濟產生實質拉抬效應。
Arthur Budaghyan更直言,相關資金需要快速進場,不能選擇慢慢來拖個3到5年,因此救房新政的成敗在於投入多少錢、什麼時間點投入,以及投入的速度有多快。
大陸政府日前發行1兆元超長期特別國債中的首批債券,瑞士聯合私人銀行(Union Bancaire Privee)駐香港的高級亞洲經濟學家卡薩諾瓦(Carlos Casanova)認為,部分救市資金可能流向地方政府,為其收購待售屋提供「銀彈」。大陸政府的舉措至少可向民眾傳遞訊號,即房市最糟時刻已經過去。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