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改革法案最終完成三讀,儘管法案內容合乎多數民眾的共識,但整段修法過程,立法院卻仍爆發猶如幫派的嚴重衝突。賴清德一上任就「當家鬧事」,顯然是刻意為之,宣告了在他任內將與在野黨全面開戰,國民黨與民眾黨有需要為此做好應戰的心理準備。
在立院外的陳抗群眾,主要是針對國會改革而來。然而,國會改革是民進黨在野時極力推促的主張,較之如今藍白兩黨的提案,實則更為嚴苛,著實讓這種「打著紅旗反紅旗」的陳抗顯得頗為荒誕。據媒體調查,僅有3成多的民眾認同民進黨主張,支持「國會改革」比例則有6成以上,民意向背於此窺見。
但民進黨支持者的強悍積極,向來知名於世,只要一聲令下,黨衛軍彼此串聯,就甚易形成人潮洶湧的聲勢。他們無所顧慮,凡是民進黨所主張的,無論合不合理都無條件支持,擁護民進黨是他們唯一目標。
因此,無論是場內場外,抹紅的聲音總是層出不窮,其他的諸多口號,例如「黑箱」、「違憲」、「民主」、「程序正義」等,都是宣示用的藉口而已。最荒謬的是所謂「藐視國會」的口號,在民進黨占多數時,悍然通過了多少違反公平正義的法案,又何嘗見到「青鳥」站出來「藐視」民進黨?
況且,立委都是選民一票一票選舉出來,憑什麼「藐視」民意的結果?近日,更風聞民進黨網軍發出「罷免24名藍委」的呼聲,台灣的「民主」,怎會走到這樣的地步?
無論台灣政治的未來是否黯淡,身為國會多數黨的國民黨與民眾黨沒有悲觀的權力。經此一役,必須更加體悟,只要兩黨願意合作做對的事、推動對的改革,雖然應當都可順利達成,但面對民進黨催化出的陳抗群眾,還要像這次推動國會改革所呈現出的束手無策、等著挨打嗎?
藍白立委的背後代表著逾6成的民意,而支持國會改革的民眾也有相同比例;不過占40%的民進黨可以發動群眾,藍白難道就沒有能量號召群眾挺身而出?
的確,藍白陣營支持者確實較為理性,總是冀盼能用民主方式解決紛爭,這是朝野支持群眾的不同。只是,當賴清德上任總統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當家鬧事」,兩大在野黨面對這樣的執政黨,就不該畏首畏尾、瞻前顧後。
立法院外的抗爭或許會隨三讀而暫時停歇,但在府院黨資源挹注下,這股力量仍是蓄勢待發,未來必將愈來愈大。眼見當家的都敢鬧事,在野黨還有什麼顧忌?當賴政府執意如此,全面開戰時刻已經到來,藍白就該索性豁出去,盡速整軍備妥更多改革方案,繼續在主流民意上擴大支持。至於結果是福是禍,大家就走著瞧吧!(作者為作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