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世界魚類洄游日」,新北市水利局5月31日於新店溪碧潭堰園區,展示新店溪長年保育成果,喚醒民眾對環境保護的重視。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大城市的發展必須兼顧生態,新店溪碧潭堰改建後設立魚道,目前觀測到43種魚、蝦、蟹類洄游,展現河川的新面貌及源源不絕的生命力。
侯友宜表示,早在2015年起,碧潭堰下游建置4處矮堰,將溪水留住且串連水域空間,接續碧潭堰的生物廊道建置。碧潭堰完成重建後,設立魚道讓新店溪的魚類有溯溪洄游的機會,周邊現有60種魚類、11種蝦、蟹類,透過水下魚類AI自動辨識系統,觀察到通過魚道的有40種魚類及3種蝦、蟹類。
水利局5月31日邀請新店區新和國小的小朋友們一起參與活動,瞭解魚類洄游生態。侯友宜說,充滿生物多樣性的新店溪碧潭堰是最好的生物教室,希望透過將魚道設施及洄游知識介紹給大、小朋友,強化對河川保育意識。
水利局長宋德仁說明,碧潭堰是一個多目標兼具生態、遊憩及防洪功能的堰體,與新店溪無圍牆式的水漾博物館理念結合,再以水漾學堂的模式開課,打造成具環境教育意義的大自然教室。
宋德仁說,現值梅雨綿綿,正是小毛蟹的返鄉潮,生態團隊根據過往的經驗,5月初即自碧潭堰往下游處定點布設蟹籠,已獲得小毛蟹從下游開始上溯的訊息。
水利局補充,新店溪是小毛蟹的孕育地,每年端午節前後就會溯游而上,5月中已發現有小毛蟹抵達碧潭堰了,由於毛蟹攀爬而上的畫面振奮人心,成為新店溪最美的風景,連續3年的蟹訊回應,不僅顯現新店溪水質提升,更驗證生態友善作為的成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