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大選造就的少數總統以及三黨不過半形勢,在立院換屆及至總統更迭之際已然產生無法避免的政治動盪。當在野藍白陣營提出國會改革的一籮筐法案之後,毫無意外地激起已淪為少數的綠營好鬥天性,不僅將其稱之為帶有負面意涵的國會擴權案,更有大量親綠團體人士發難包圍立院,儼然又要重返民進黨熟悉的街頭抗爭路線。

只是民進黨已經受惠於選制而開啟的12年長期執政,現在一副既要當家又要鬧事的老大無賴心態,莫忘英國脫歐與川普當選的時代背景,讓少部分民眾成為一種無法代表社會多數的輿論主流時,國家危機往往已經到來。

當聽聞國會改革時被執政黨汙蔑稱為國會擴權法案,立院旋即有聚眾生事態勢發生,令人不免聯想到大大地幫助德國納粹崛起奪權建立一黨專政的「國會縱火案」經過。彼時,剛成為德國總理的希特勒及其納粹黨羽在國會並非居於多數黨地位,希特勒意欲通過威瑪共和國憲法規定的《授權法》,授權法規定總理可以不通過議會自行制訂規章以代替法律。但通過此案須經國會三分之二的多數議員同意。

不久後,德國國會不明原因遭到連續縱火,納粹黨當下如獲至寶,發動輿論指稱是共產黨放的火,迫使總統興登堡簽署《國會縱火法令》,廢除諸多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利與自由,藉此將共產黨打為非法政黨。在次月的國會改選中,納粹黨僅取得44%的席次,卻在一系列根據《國會縱火法令》的政治追捕中,取締或解散並威脅反對自己的非納粹黨派。至此,希特勒終於一償宿願通過《授權法》取得獨裁權力,開啟納粹專政的歷史悲劇。

當下包圍立院的正當性與急迫性有待討論,難道當今在野的國會改革方案,已經無法在法制體系內尋求溝通、調整,非得依靠體制外的民意衝撞才能有所改變?如果尚未到此地步,將令人擔心這又將是一場少數有心人士想利用多數資訊不充分的群眾,遂行奪權上位的大型政治人才徵才活動現場,甚至進一步產生了如同當年國會縱火案之於執政黨想要的政治效果。

而民進黨對於民主法治的堅持,從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揚言就算通過此案,民進黨一定會提出釋憲,且在宣告合憲前,賴總統恐怕不會到立院做國情報告的說法,同樣讓人民產生嚴重疑慮。畢竟,任何法律經過三讀並公布施行後,除非經過釋憲解釋為違憲,否則都應視為合憲而先行遵守,以待確已被宣告違憲而溯及失效。

況且,總統賴清德本身於台南市長任內拒絕履行議會質詢的法定義務的案例在前,如此蠻幹硬頸的政治性格不無可能在立院通過修法後,拒絕履行法定的公布施行法律的行政義務,亦或借助民粹發動公投抵制。從目前冒出的包圍立院事端來看,這場由總統主導的憲政危機不日將會上演。(作者為自由撰稿人)

#多數 #立院 #總統 #納粹 #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