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台北市環保局長、台大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4日指出,25座大型垃圾焚化廠去年焚化垃圾,產生17.3萬公噸有害飛灰,近9成飛灰仍採傳統穩定化後掩埋,其中7成進公有掩埋場、約1成5進民營場,然今年民間掩埋場僅剩1家,每公噸掩埋費用決標價高達每公噸2萬至2萬5000元。
劉銘龍強調,去年飛灰再利用量不及政府年度許可一半,早在2021年6月底全台營運中垃圾掩埋場容量平均僅剩10.67%,其中35處掩埋場無剩餘容量,推動飛灰水洗後再利用是趨勢。他提醒,目前僅北市北投、木柵焚化爐與桃園市焚化爐設飛灰水洗場,且有再利用實績,建議環境部趁焚化爐整改之際,補助各地環保局自設飛灰水洗場,要求各焚化廠進行飛灰水洗後再利用。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一般廢棄物管理組長蔡蓬培坦言,民間掩埋場設置不易,今年只剩1間使決標價格高昂,將持續推動焚化廠設飛灰水洗場,但並非每間焚化廠符合條件。
此外,台中市某印刷公司蓄意短繳空氣汙染防治費,還偷排含甲苯、二甲苯的廢氣,嚴重影響空氣品質,台中地方檢察署近期以涉犯《空氣汙染防制法》申報不實及《刑法》詐欺得利等罪,將該公司及負責人、從業人員4人提起公訴,向法院求處沒收短繳空氣汙染防制費的犯罪所得8400萬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