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地震重創太魯閣國家公園,內政部國家公園署經2個月調查園區受損情況,決定採分期分區滾動式重建,預計7月先修復9處損壞輕微且相對安全性高的步道與景點,有望年底前陸續開放使用。
國家公園署專案小組調查園區景點、步道震後受損狀況,發現太魯閣台地、台地北段步道、長春祠、布洛灣下台地、布洛灣吊橋、九曲洞步道、天祥及蘇花公路沿線的崇德步道與匯德步道等,受損較輕且安全性相對高,決定先投入修復,預計7月底發包施工,如工程順利,可望年底前陸續開放。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解說教育課長陳顧淋表示,最近適逢梅雨季,接下來還有颱風季,皆為復建工程增添不少變數,他以蘇花公路崇德步道為例,步道原預計10月完成修復,怎料日前大雨造成邊坡坍方,大量土石滑落至崇德隧道及公廁,不僅打亂計畫,甚至可能影響步道修復期程,因此後續工作將滾動式執行,但還是希望盡快完工。
至於園內其他受損嚴重的步道和景點,如燕子口步道、砂卡礑步道、綠水步道、錐麓古道等,陳顧淋坦言,考量天候不穩、餘震影響及復原工程等因素,需長時間復健,無法確定何時完成。
另外,太魯閣轄內的大同大禮部落聯外道路震後多處坍方,部落族人徒手清除步道石塊,但林道沿線8至9處有巨大落石,部落決議集資購買二手挖土機清運,盼政府協助出動直升機,將機具吊掛到部落,以利族人整理林道。
陳顧淋指出,大同大禮聯外道路搶修工作即將展開,不過先以搶通道路為優先,再評估後續開放事宜,這周會視天氣協請直升機吊掛機具到部落。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