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各國致力發展人工智慧(AI)的同時,也意味點燃新一波的美中角力。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與沙烏地阿拉伯一方面在AI技術上希望獲得美國技術支持,但與此同時卻又希望與北京保持緊密的經濟與科技聯繫。而在美國亟欲在晶片技術上圍堵中國的同時,中東國家是否成為北京「突圍」的破口,也讓美方十分關切。

美國之音報導,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官員歐拉馬(Omar Sultan Al Olama)日前表態,阿國正在尋求與美國在AI技術方面的「聯姻」。美國微軟公司最近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科技集團G42廣受矚目的人工智慧合作協定,就是成果之一。G42被視為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推進人工智慧戰略的核心,背後有穆巴達拉發展公司(Mubadala)的支持。

但華盛頓智庫資訊技術與創新基金會(ITIF)資料創新中心總監Hodan Omaar則認為,「我們不應該基於(微軟與G42的)協議,就假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會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報導稱,中國與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海灣地區國家擴展AI領域有著濃厚的興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元首穆罕默德5月29日至31日前往中國訪問,便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談及了許多科技議題。

事實上,具有中國背景的人士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科技業占有居住輕重的地位。G42公司管理層包括多名華人,包括執行長肖鵬、G42旗下生物醫藥公司Hayat Biotech的執行長叢宏斌等。G42與中國企業也有許多業務往來,在上海設有基金辦事處。

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沙烏地阿拉伯。沙烏地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PIF)今年2月成立半導體和AI投資基金Alat,專門負責半導體、智慧設備、智慧基礎設施等產業的招商引資,資產管理規模超1000億美元。

Alat基金負責人米達(Amit Midha)5月初甫喊話,美國是頭號市場,美國是頭號夥伴,但就在同月底,Alat又公告稱,與中國聯想集團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定和20億美元的債券認購協定。

而讓美國更加擔憂的另一個問題是,由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希望進口大量用於AI數據中心的晶片,美方官員們擔心中國躲過美國制裁、利用與這一地區的合作獲取發展AI的技術能力。

#AI技術 #沙烏地阿拉伯 #中國 #美國 #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