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秋,兆綱正式進到哥城中文學校幼兒班,從此高老師(永銧)也跟著一頭栽進哥城中文學校的學務與教務當中。為了吸引孩子們上中文學校,這位高老師真是用盡十八般武藝,她總絞盡腦汁規劃許多課程及活動,全心全意想著如何讓中文教學多一點活潑生動的元素。

為了吸引孩子來中文學校,她與老師們一起設計了「點券卡」制度,針對孩子們上課時的表現,發給學生點券,然後準備很多糖果、小玩具等禮品。於是,就會看到學生們下課鈴一響,個個手握一疊點券小卡,圍在換獎區,仔細思考著他們想要的東西。

永銧以僑委會提供的課本做基礎,並結合流行與生活,讓孩子覺得有了學習動機。

有人說「教學相長」,真的一點也沒錯,永銧之所以將周杰倫的流行歌曲和DJ Thomas魏巍的Rap帶到中文學校,還真要感謝兆綱,因為,這兩位的作品全都是兆綱暑假回台灣時,聽到飛碟電台的播放以後,請媽媽一定要找到他們的CD或錄音帶,永銧則是使命必達。

只要兒子能經由任何管道學中文,媽媽就盡力滿足他的要求。最早,是兆綱在一次回台時,偶然聽到有人竟然用Rap在「講」他聽得懂的話,而且還超級好笑的內容,「不知道DJ從小到大,有沒有在游泳池裡小過便、小過便……。」兆綱聽到了,還聽懂了,就立馬請媽媽一定要找到這個錄音帶。

媽媽上天下海,真買到了。後來,DJ Thomas魏巍這個錄音帶傳遍整個大華府地區的中文學校,不過,傳著傳著錄音帶就失蹤了。但那一陣子,每到中文學校慶祝農曆新年時,就會出現這種中文流行的嘻哈音樂來跟著孩子一起歡慶賀年。

周杰倫的歌曲也是如此讓兆綱挖掘出來的。周杰倫的歌曲都是純中文,沒有參雜任何英文,兆綱不只是聽,還聽得很仔細,他覺得很酷,還能夠跟媽媽分享,之後,周杰倫的歌曲便進入永銧的教材了。

那些年,她班上的同學幾乎每一位都會背周杰倫〈聽媽媽的話〉裡面副歌的歌詞:「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髮/幸福中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到了中秋節,王菲和鄧麗君唱的〈明月幾時有〉,也自然迴盪在中文學校的教室裡:「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現在,永銧仍然不斷在思考如何精進教中文的方法。因為,現在的學生對象已經轉到孫子身上了。永銧說,教孫子中文和當年教兒子中文非常不一樣,她幾乎是把文睿、文昊當老外學中文的方式在教。為了加強他們對漢字的印象,永銧製作了很多字卡,更創作出不少中英夾雜的詩文,準備大顯身手一番,下一頁的圖片是幾個例子。(五之三;摘自《取捨之間》)

#錄音帶 #流行 #中文 #媽媽 #周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