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學甲區陳姓7旬獨居老翁28日因路倒遭遊蕩犬咬傷,人犬衝突問題再度浮上檯面,學甲區正興建的「多功能教育園區」(動保園區)預計明年底完工,台南首創的浪浪暫置所「寵物友善園區」尋覓上百處,僅有仁德區一處通過審核,10月底才能啟用。
學甲區三慶里陳姓老翁28日因跌倒,許久無法起身,竟遭到10隻遊蕩犬圍攻,老翁的小腿、頭皮甚至耳朵都被咬傷,經路人發現送醫,目前在永康奇美醫院治療,無生命危險。
台南市動保處29日派員前往三慶里頂洲社區大動作捕捉遊蕩犬,使用大型圍籬、誘捕籠與麻醉槍,捕獲1隻遊蕩犬。動保人員表示,抓狗僅是治標,「源頭管制」及「收容安置」才是減少人犬衝突的關鍵。
根據農業部資料,台灣2015年流浪動物約有12萬8400隻,2017年推動零撲殺政策,2022年全台流浪動物逼近16萬隻,全台21座動物收容所的收容比例都超過100%,還有收容所傳出狗咬狗的慘況,各縣市都設法訂出配套新制。
學甲區經多次地方協調,終於通過建置全市第3座動保收容園區,擴大作為「多功能教育園區」,可收容400隻流浪犬貓,目前興建中,預計明年底完工。
興建1座流浪動物收容所經費動輒上億元,台南市去年首創簡易的「寵物友善園區」,但遭遇地方反彈,各行政區提供了上百處地點,目前僅有仁德區1處地點審核過關,預計10月啟用,成為台南市首座示範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