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天下文化)
開創者之路:亞裔女性部長第一人趙小蘭傳(天下文化)

踏入政界,趙小蘭她不在意針對她個人的蜚語流言,可是不能忍受家人受此侮辱。「我的家人都是愛國的美國人,過著目標明確的生活,為國家貢獻良多。」

白宮由主樓與東、西兩翼組成,主樓是第一家庭官邸,西廂(West Wing)內有總統使用的橢圓形辦公室、內閣會議室(Cabinet Room)和羅斯福室(Roosevelt Room)。內閣會議室是總統與閣員開會的地方,並不對媒體開放,至多只允許媒體入內五分鐘拍攝新聞照。總統通常會在內閣會議結束後簡短發言,接受媒體記者發問。按照傳統,內閣會議結束後,發言人會到白宮新聞發布室舉行記者會,簡報會議重點與其他事項。然而,川普的助手們給他提供了事先準備好的聲明,以便他在內閣會議開始時宣讀。他們這樣做或許是為了讓川普能專注於當天的訊息。剛開始,媒體被允許進入內閣會議室五分鐘,以便報導川普總統的講話,後來延長到十分鐘,不久後就演變成在開會時能夠全程待在會議室內。

總統在內閣會議中,會打斷他不感興趣的議題或是他認為無趣的發言者,直接點名下一位閣員接著發言。這些狀況都直接曝光在媒體眼前,也因此報章雜誌取得現場直擊的素材可大作文章,可惜多數是負面報導,批評川普的言論。但這也讓閣員們飽受池魚之殃,承擔不必要的壓力與指謫。

媒體甚至指稱川普總統愛作秀,把內閣會議當作個人的伸展台。

川普政府上任第一年入春,成立了跨部門政府工作小組,準備起草一份基礎建設議案提交國會。這份建設議案規模龐大,除了更新基礎交通設施,還涵蓋了能源、水資源、勞工與勞動人口的培訓;工作小組由政府十二個機構組成,定期開會商討十年大計的內容。

時序入夏,川普急不可耐要在八月十五日舉行記者會宣傳十年大計,當時正在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Bedminster)的自家俱樂部工作的川普,在最後一刻召集趙小蘭和運輸部副部長到紐約的川普大樓候傳。當天趙小蘭原本打算搭火車赴會,就在上路前,白宮通知她和副部長到安德魯空軍基地,白宮派了軍機供他們搭乘。

這次記者會的主要目的,正是要展示總統的行政命令目前的節奏和進展,加速國會批准基礎建設法案。總統提交的法案想通過批准,並非易事。白宮必須取得議員和外界支持團體的支持與合作,還需要執政者的專心致志以及堅持不懈,並努力游說法案內容。基礎建設法案涉及層面極廣,白宮終於出面開記者會,大家都認為是個大好消息。

就在記者會召開前幾天,維吉尼亞州的夏洛茨維爾(Charlottesville)有一場抗議活動,活動中不幸有一位反抗議女士遭抗議人士開車撞死,另有數人受傷。原本民眾認為川普支持抗議方,後來因為出現傷亡意外,川普在助理們的勸說下態度總算轉為溫和。大家以為爭議應該就此告一段落。

記者會開始,川普總統在宣讀基礎建設的構想後,應該要把接下來的時間交給身旁的閣員-站在川普身旁的幕僚依序是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Gary Cohen)、財政部長米努勤(Steven Mnuchin)、運輸部長趙小蘭,以及美國管理與預算辦公室主任馬瓦尼(Mick Mulvaney)。誰知川普講完話,人群中一位女記者立刻對他高聲提問起夏洛茨維爾事件。本應轉身離開講台的川普,馬上開始同在場媒體脣槍舌劍起來。

媒體更感興趣的議題似乎是夏洛茨維爾的抗議活動,不過川普未將主題拉回建設議案;雪上加霜的是,這次他的回答,與之前的溫和聲明自相矛盾,現場頓時你來我往,場面騷動不斷。

川普的失言風波拖累了在場的幾位閣員,自然也包括趙小蘭。他們誰也未曾預料到總統會即興發言、與媒體脣槍舌戰,大家毫無防備更無說話的餘地,卻要負起連帶責任。而且儘管尷尬萬分,他們也不能轉身離開這場風暴。趙小蘭瞥見剛上任兩週的白宮幕僚長凱利(John Kelly)在場邊低頭踱步,搖頭嘆息,雙手抱胸若有所思,憂心忡忡。他知道這場記者會已成為一場災難。(四之一;摘自《開創者之路》)

#閣員 #記者會 #內閣會議 #發言 #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