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浮洲橋下大漢溪7日起陸續出現大量魚群暴斃,數百隻魚屍在水面上載浮載沉,不時散發出惡臭,環保局獲報後派員前往稽查,沿線巡查未發現有排放廢水情況,初步研判因天氣及潮汐影響有機物蓄積,導致間歇性溶氧不足所致,至9日共清除3120公斤魚屍。
民眾7日發現浮洲橋下大漢溪水面上漂浮數百隻魚屍,一度懷疑水質被汙染,環保局派員前往稽查,目測約有200至300隻魚屍漂浮於水面。民眾表示,最近天氣炎熱,魚屍屍體被衝上岸,快速腐敗、惡臭難聞。
環保局表示,現場魚屍體型約30至40公分,為中大型及些許小型魚屍,但現場水體程清澈透明無色,稽查人員現場檢測,水質pH7.43、水溫30.4度、溶氧2.27mg/L,以簡易測試包測試COD及重金屬等未有急毒性反應,於沿線巡查皆未發現異常排放廢水情形。
環保局後續諮詢嘉南藥理大學教授黃大駿,因死魚分布多在大漢溪、淡水河匯流處,初步研判因天氣及該區受潮汐影響有機物蓄積,導致間歇性溶氧不足致魚群死亡。
環保局表示,7至9日已派13船次、42人力執行清除魚屍作業,共清除3120公斤,稽查員後續亦會持續針對周圍加強巡查,若有發現汙染情事,將依法究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