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陸港媒體報導,AlixPartners報告顯示,上述預測是假設2030年大陸電動車市場結構成熟,即類似2020年的市場集中度,且沒有新進入者。該機構估計,屆時將有19個品牌具有可持續性,擁有超過70%的本土市占率。
至於其他118個品牌中的大多數,在2030年將不可持續。其他車廠不一定全部倒閉,可能存在國企之間的合併,或車企之間達成戰略合作的可能性,以爭取剩餘的30%的電動車市場。
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Stephen Dyer表示,外國傳統車廠必須找到方法與大陸品牌競爭,否則他們可能會像80年代美國車廠把國內小型車市場拱手讓給日本車廠一樣,把平價電動車市場拱手「讓」給大陸品牌,未能擺脫舊思維的傳統品牌將面臨被顛覆的風險。
Stephen Dyer指出,在大陸電動車品牌中,只有比亞迪和理想汽車在2023財年盈利,其他上市電動車廠及新創企業,目前都處於虧損狀態。
汽車價格戰對車廠盈利能力構成挑戰,供應商將面臨更大壓力,持續降低成本是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大陸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12日表示,汽車業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包括汽車晶片和基礎軟體存在缺點,出現無序競爭現象。不少企業利潤下降甚至虧損,企業間拖欠帳款情況增多,這些現象影響並衝擊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