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69歲謝先生近日因跌倒送至烏日林新醫院急診,醫師發現他頭皮潰爛出血,一度以為跌倒造成,後查出原來因罹患肺腺癌正進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出現頭皮嚴重潰爛的併發症,給予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膏,並更換口服標靶藥物,2周後頭皮恢復原貌。
烏日林新醫院癌症中心副院長許人文12日說,口服標靶藥物對有基因突變的肺腺癌病人療效卓著,但不同的標靶藥物有其獨特的副作用,約6至8成病人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產生痤瘡、頭皮疹、膿皰疹、甲溝炎、腹瀉、口腔炎和肝功能障礙等副作用。
許人文指出,謝先生頭部皮膚的傷口大面積潰爛、滲液、發炎與紅腫,頭髮也整片嚴重脫落、禿髮,明顯是服用標靶藥物引起的副作用,經翻閱國內外醫學文獻,驚覺已達到「最嚴重等級」。原來謝先生是肺腺癌患者,10個月來在他院進行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抗癌期間積極遵從醫囑定期用藥,治療效果不錯,但頭皮潰爛一天比一天嚴重。
了解後,許人文先停用標靶藥物,再開立口服抗生素加上局部塗抹消炎藥膏,解決頭皮潰爛紅腫,才能更換其他口服標靶藥物,繼續對抗肺腺癌。經烏日林新醫院醫護團隊2周照顧,謝先生恢復健康的頭皮順利出院,不再紅腫潰爛。謝先生感動表示:「好險有專業醫師精準判斷,讓我不必承受植皮手術之痛。」
許人文呼籲,服用口服標靶藥物的癌友每次回門診追蹤病情時,一定要跟醫師溝通清楚,並學習皮膚與其他副作用的自我照護,如有嚴重副作用,醫師會視情況更換不同的標靶藥物,避免造成不可挽回的併發症。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