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此乃齊白石當年的告誡,學習才有未來,模仿沒有希望。不過,他沒有界定何謂學習或模仿。筆者大膽揣測,照著葫蘆畫瓢的是模仿,明白落筆的思考是學習。即知其然是模仿,知其所以然才是學習。如果對「所以然」的認知錯位,則掉進模仿,爬不出來。順著這裡的邏輯,為維護國家利益,而不是保護民眾權利,搞市場經濟、搞開放、搞法制等,都是模仿,而不是學習。由此竭盡全力幾十年,不僅走不穩,走不遠,甚至一夜回到改開前。
市場經濟實際上是價格信號引領資源配置的經濟,而計畫經濟則是行政命令配置資源的經濟。何謂價格信號引領,就是民眾運用他們的資源牟利,促成價格信號的形成。並根據價格信號,實現他們的利益和國家有限資源的合理配置。舉例說,深圳的價格比上海低,民眾就會將深圳的貨倒騰到上海,就是運用自己資源牟利,促使兩地價格趨於一致,夯實深圳價格,滿足上海需求。
計畫經濟則是政府根據國家的利益,確定資源應該配置哪裡,誰要是謀取私利倒騰,就會擾亂國家計畫,就要受到嚴懲。改開證明,允許套利可實現深圳和上海商品分布的均衡,熨平兩地價格差,其配置效果比計畫經濟更好。因為,行政干預信號滯後扭曲,引發利益輸送勾兌等一系列的問題。儘管短期有超越一切束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但長期會造成沙漠裡沙子的短缺。
固然,改開理論都很有道理,但它們大都屬擴大國家利益的功利考量,而不是提升民眾利益的倫理判斷。
計畫經濟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就是個體訴求撞擊傳統體制,損害國家傳統利益,並促使其重構的過程。只要將改開的目標定位在擴大國家利益上,政府勢必節節抵抗,限制民眾增加自己的利益,甚至完全可能重回計畫體制。可見,改開的目的與人家完全不同,搞出來的與長出來的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所以無論做得怎樣貌似與人家相同,也得不到人家的精髓,其結果難免愈來愈離譜,愈來愈走不下去。不信,請看中國股市的現狀,對外開放的困境,司法的黑幕,其實都是模仿人家的作法,而不學人家從源頭上保護民眾利益的必然結果。
諾貝爾獎得主,貨幣主義者弗里德曼,在中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威脅論」甚囂塵上時非常淡定地說,只有他們拿了我們的「獨立宣言」,他們才會成為真正的競爭對手。為何他會這麼說?因為「獨立宣言」最重要的思想是政府為了保障民眾的權利而形成和存在,政府不得濫用民眾授予的權利。由此可見,民眾的套利就是他天賦的權利,政府無權限制,計畫經濟就是侵犯民眾的權利,如果民眾的套利損害了社會的利益,那就是制度設置的不合理。
既然政府無權限制民眾的權利,又必須消除套利的危害,就只能盡可能完善制度建設,經濟才能生長發育得健康有序。可見,計畫經濟限制個人自由,市場經濟杜塞制度漏洞。轉軌經濟則在兩者之間漂移,時而多點自由,時而多點管制。因為轉軌經濟沒有確定民眾權利不容侵犯,於是屬於個體自由的與管理方式還沒來得及舒展,屬於計畫經濟的管制又屢屢霸王硬上弓,轉軌經濟就會變得非驢非馬。模仿乎,學習乎?存乎一念之間,存乎為國家還是為民眾的轉軌。
通俗地說,市場經濟是自由戀愛的經濟,計畫經濟是王老虎搶親的經濟。如果不從允許自由戀愛,杜絕王老虎的鹹豬手開始,只是模仿鄰家的舉止腔調,其結果唯東施效顰而已。(作者為大陸大學教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