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有5座二類漁港,每年受東北季風挾帶飛沙侵襲造成嚴重淤積,其中北汕與五甲漁港長年使用率低,北汕自2013年即不再修繕,但漁民近來反映,每年船隻出港次數漸增,而北汕溪10多年未清淤,致漁船出入不便;海岸資源漁業發展所長陳英琮說,將與漁民協調就近停靠塭寮或松柏漁港。

海資所長陳英琮指出,松柏、五甲、北汕、塭寮、麗水漁港為第二類漁港,主要以管筏漁船靠泊為主,雖每年東北季風挾帶大量飛沙淤積,造成港內航道淤積,但市府每年編列1500萬元預算疏浚及整修,讓漁船順利進出。

因北汕與五甲漁港長年使用率低,於2022年由前市議員吳敏濟為漁民請命,建議市府輔導漁民轉籍或轉業,在毫無效益情況下,勿再投入公帑修繕或疏浚。

海資所當時決議,北汕漁港2013年起不再修繕,2021年五甲漁港船隻進出僅19次,政府協助漁民轉籍。

據大安鄭姓民眾說,北汕漁港船隻出港次數逐漸增加,從2011年1艘直到2022年的3艘,爾後可望逐漸增加,因北汕溪10多年未清淤,致船隻不好出入,希望市府比照二類漁港加強清淤。

水利局表示,6月17日至7月2日進行清淤,清出的淤沙運至北沙海堤外,共計約144車次,數量約2160立方公尺。

陳英琮指出,由於北汕漁港自2013年即不再修繕,北汕、五甲漁港由市府同意後,讓漁民轉籍;將視北汕漁港船隻進出情形,先輔導北汕漁民就近使用塭寮或松柏漁港船席,將於16日與漁民座談協調。

#漁港 #五甲 #淤積 #修繕 #市府